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
新闻资讯 更多
  • 2023.1117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指南和共识质量提升,促进STAR评级工作顺利、高效开展,近日,STAR工作组与兰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以及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联合启动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STAR评级一体化系统”(以下简称“STAR评级一体化系统”)的研发工作。

  • 2023.0905

    2023年8月18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主办,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医学指南行业技术中心承办的“2023 STAR医学指南发展研讨会”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来自全国的120余名专家参与了本次会议。

  • 2023.0601

    为提升中国指南质量,研究者们成立包含指南方法学家、统计学家、期刊编辑、医务人员等多学科的专家工作组,基于概况性评价、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级领域条目和相应权重分值,通过共识会议确定工具清单,并对工具进行信度、效度和易用性验证。最终形成11个领域,39个条目和相应分值的综合性评价工具。经信效度验证和易用性评估证实,STAR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评级效率,可针对中国指南的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进行综合评级。

  • 2023.0306

    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报告规范的研发,为基层指南的制订者和撰写人员提供了详细指导,将进一步提高基层指南特别是中国基层指南的报告质量,促进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基层医疗质量。

注册指南 更多
  • 2023.1127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我国的成人发病率约为10%-15%,男女发病率比约为1:1.25,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胆结石不仅会引起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等急性疾病,还可能诱发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慢性疾病,并增加胆囊癌的发生风险。由于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胆结石已经成为重要的临床及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制定和实施胆结石风险管理的公众指南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胆结石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指南通常包括胆结石风险因素的评估、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建议、医学手段干预等多方面内容,旨在降低胆结石的发病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公众对胆结石预防和管理的认知水平。
  • 2023.1127
    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生长特性,通过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然而,少部分垂体瘤在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较一般肿瘤生长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此类肿瘤被称为难治性垂体瘤。2018年1月欧洲内分泌学会颁布了《难治性垂体腺瘤/垂体腺癌诊治指南》,旨在为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规范的临床指导。但其存在诊断标准不甚清晰等不足之处,该病治疗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故本协作组制定《中国难治性垂体瘤诊治专家共识》,以规范难治性垂体瘤的诊疗。
  • 2023.1127
    认知能力下降及痴呆是当前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痴呆的临床治疗收效甚微,但是主动预防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延迟或减缓疾病的发病或进展。本指南是对健康人群以及高风险人群预防认知能力下降及痴呆的相关证据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并形成风险管理公众指南,从而指导认知能力下降及痴呆的疾病预防与控制。
  • 2023.1126
    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逐渐增加,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了对带状疱疹相关疼痛进行更规范的诊治,《中华疼痛学杂志》编委会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参考国内外诊疗指南、临床研究和实践,深入探讨了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诊断与各项治疗方法,形成本专家共识。
  • 2023.1126
    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理论是中医药基本理论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临床界存在争议,有些观点认为是必须遵守的禁忌,有些观点认为不应作为禁忌而应视情况使用。本指南从药学角度出发,综合目前可以得到的各类资料和证据(基础实验,临床经验,古代文献等),对十八反、十九畏组合的分层分类认识及其用于临床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共识。

当月注册指南与共识数105

累计注册指南与共识数2,045

我要注册指南